首页

SM舔鞋底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4 08:37:12 作者:多国留学生长春探秘智能汽车制造 浏览量:23898

  日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这意味着北斗系统提供全球服务的能力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为了满足全球民航通用的要求,国际民航组织需要对北斗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验证,这些验证如何开展?北斗系统都具备了哪些功能?

  全球民航通用 北斗系统性能得到广泛认可

  当记者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近的空地一体新航行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时,实验室负责人朱衍波正带领团队开展航空领域的相关研究,他为记者做了一个演示。

  空地一体新航行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朱衍波: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测试有两项,第一项是基于北斗的地基增强系统,它为飞机在机场的起降引导提供增强功能。第二项工作是无人机飞行测试数据评估,我们把无人机采集到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信号进行评估分析,判断它是不是符合我们的航空性能服务要求。

  作为参加国际民航组织导航系统专家组会议最早的代表成员之一,朱衍波见证了北斗系统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过程。他告诉记者,要通过国际民航组织标准这场“大考”,北斗系统不仅要具备全球覆盖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精准可靠的定位和导航,同时需要持续进行性能监测,从而验证它的抗干扰性能,并与其他卫星系统实现兼容。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导航系统专家组的要求,北斗系统通过的技术验证共涉及189项技术指标,全面覆盖了精度、可用性、可靠性、覆盖范围和抗干扰性能等各方面内容,从而充分证明北斗系统符合民用航空安全运行的需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信息工程系主任 王志鹏:我们用北斗与GPS组成双频多星座模式,增加了可见卫星的个数,提高了定位精度。在繁忙的航空终端区,可以增加空域容量,提高运行效率,减少航班延误情况。

  协同推进 提升我国民航业国际竞争力

  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民航业需要在全球统一的规范标准指导下运行,并对提供全球民航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有严格的安全性要求。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后,能够实现导航源的自主可控,同时提升民航安全运行水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信息工程系主任 王志鹏:从安全角度来讲,用了自主可控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先,我们有可信的时空信息,这是民航安全运行的一个基础。另外,北斗有自己独特的短报文功能,可以对航班进行跟踪。

  早在2010年,我国民航局就正式提交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申请,并会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组成了一支集产学研用等领域相关单位的全链条工作团队,系统推进各项指标的验证任务。十三年来,历经50多次技术讨论、2000多项问题答复,最终成功完成了北斗系统所有技术指标的验证工作。

  在推进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积攒了丰富的技术指标验证和国际沟通协调经验,这不仅加深了各方对于北斗系统民航应用要求的理解,也对提升我国民航国际竞争力与话语权起到了推动作用。截至目前,北斗系统已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全球服务能力得到广泛认可。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办通信导航监视处处长 李黎:下一步我们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在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我们的工业标准、产品标准,并且根据相关的工业标准和产品标准设计、研制出北斗机载导航设备的接收机,实现飞机的装机使用。

  (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

【编辑:钱姣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访谈)全国人大代表谈文旅热:借力AI让传统文旅迈向数字文旅

据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通过数字化变革赋能企业服务工作,服务主体由“单一”转为“协同”,服务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服务内容由“分散”转为“聚合”,服务质效由“粗放”转为“闭环”。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

“正是这种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使得商朝最终发展成为邦畿千里的大邑商。”赵清荣说,殷商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和丰富实践,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精神源泉。 据新华网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范一飞一审被控受贿3.86亿余元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对于习惯了高歌猛进发展节奏的中国人来说,面对低于以往的GDP增速,以及接踵而至的“黑天鹅”“灰犀牛”,也多少会有些不适应。

时政新闻眼丨湖南考察第二天,习近平为何关注这座城市?

2020年,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时,工商业屋顶新增光伏装机约为5.4GW左右,占当年全部新增装机量的11.2%;至2023年,工商业光伏新增装机已超过50GW,相对全年新增装机总量占比超过23%,可见工商业对通过分布式光伏实现绿色转型的认可正日益增长。

国内“最潮”动车组抵三亚 坐在动车上喝啤酒将成现实

宁夏守牢粮食储备充足底线,截至目前收购粮食109.5万吨,完成宁夏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小麦、稻谷各10万亩建设任务,收购基地小麦4.45万吨、稻谷4.27万吨,储备小麦、稻谷本地化率分别提高到54.1%、86.6%,最大限度保证种粮农户的收益。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进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密切关注粮食市场动态,强化跟踪监测预警,发布49期价格监测周报,保障宁夏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